English

高级检索

标识符 资源中文名称 资源英文名称 疾病概述 制作方法 相关文章
CSTR:16397.09.0I01001191 高表达RAC1的AML1-ET09a(AE9a)诱导的小鼠髓细胞白血病模型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发热、脏器浸润、代谢异常等

1.病毒准备 细胞:293T 表达载体:pMSCV‐AE9a‐E2A‐Rac1‐V12‐IRES‐GFP。 2.实验动物 可使用SPF级别的6-8周龄鼠, C57BL/6J小鼠(CD45.2), B6.SJL-PtprcaPepcb/BoyJ小鼠(B6.SJL,CD45.1)。 3.细胞准备: 取B6.SJL小鼠的骨髓细胞,利用C-kit+磁珠,富集C-kit+造血干祖细胞 4.病毒感染 富集的小鼠C-kit+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感染表达pMSCV‐AE9a‐E2A‐Rac1‐V12‐IRES‐GFP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后培养48h。 5.细胞回输 感染后的C-kit+造血干祖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GFP+的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到致死剂量照射的C57BL/6J小鼠体内,每周检测GFP+细胞的比例。 6.模型分析指标 (1)症状观察 细胞回输后小鼠症状表现为:竖毛、弓背。 (2)流式检测 在细胞回输后的一周后,每周检测外周血GFP+细胞的比例,有出现GFP+细胞,即为模型成功。

CSTR:16397.09.0I01001194 高表达P2X7受体的ICN1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模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B系或T系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异常增生的原始细胞可在骨髓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同时也可侵及骨髓外的组织,如脑膜、淋巴结、性腺、肝等。ALL儿童期(0~9岁)为发病高峰,可占儿童白血病的70%以上。ALL在成人中占成人白血病的20%左右。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发热、脏器浸润、代谢异常等。

1.病毒准备 细胞:293T 表达载体:MSCV- ICN1 -IRES-GFP,MSCV- P2X7 -IRES-BFP。 2.实验动物 可使用SPF级别的6-8周龄鼠, C57BL/6J小鼠(CD45.2), B6.SJL-PtprcaPepcb/BoyJ小鼠(B6.SJL,CD45.1)。 3.细胞准备: 取B6.SJL小鼠的骨髓细胞,利用C-kit+磁珠,富集C-kit+造血干祖细胞 4.病毒感染 富集的小鼠C-kit+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感染表达MSCV- ICN1 -IRES-GFP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后培养48h。 5.细胞回输 感染后的C-kit+造血干祖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GFP+的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到致死剂量照射C57BL/6J小鼠体内,每周检测GFP+细胞的比例。 6.病毒二次感染及回输 当检测到小鼠外周血GFP+细胞的比例超过50%,处死小鼠,取小鼠骨髓细胞, 分选出GFP+细胞,体外感染表达MSCV- P2X7 -IRES-BFP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后培养48h, 通过尾静脉注射到C57BL/6J小鼠体内,每周检测GFP+ BFP+细胞的比例。 7.模型分析指标 (1)症状观察 细胞回输后小鼠症状表现为:竖毛、弓背。 (2)流式检测 在细胞回输后的一周后,每周检测外周血GFP+ BFP+细胞的比例,有出现GFP+ BFP+细胞,即为模型成功。

CSTR:16397.09.0I01001193 高表达M-CSF选择性剪接体的MLL-AF9诱导的小鼠髓细胞白血病模型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发热、脏器浸润、代谢异常等

1.病毒准备 细胞:293T 表达载体:MSCV- MLL-AF9 -IRES-GFP,MSCV- M-CSF -IRES-BFP。 2.实验动物 可使用SPF级别的6-8周龄鼠, C57BL/6J小鼠(CD45.2), B6.SJL-PtprcaPepcb/BoyJ小鼠(B6.SJL,CD45.1)。 3.细胞准备: 取B6.SJL小鼠的骨髓细胞,利用C-kit+磁珠,富集C-kit+造血干祖细胞 4.病毒感染 富集的小鼠C-kit+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感染表达MSCV- MLL-AF9 -IRES-GFP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后培养48h。 5.细胞回输 感染后的C-kit+造血干祖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GFP+的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到致死剂量照射的C57BL/6J小鼠体内,每周检测GFP+细胞的比例。 6.病毒二次感染及回输 当检测到小鼠外周血GFP+细胞的比例超过50%,处死小鼠,取小鼠骨髓细胞, 分选出GFP+细胞,体外感染表达MSCV- M-CSF -IRES-BFP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后培养48h, 通过尾静脉注射到C57BL/6J小鼠体内,每周检测GFP+ BFP+细胞的比例。 7.模型分析指标 (1)症状观察 细胞回输后小鼠症状表现为:竖毛、弓背。 (2)流式检测 在细胞回输后的一周后,每周检测外周血GFP+ BFP+细胞的比例,有出现GFP+ BFP+细胞,即为模型成功。

CSTR:16397.09.0I01001192 高表达Fbxw11选择性剪接体的MLL-AF9诱导的小鼠髓细胞白血病模型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发热、脏器浸润、代谢异常等

病毒准备 细胞:293T 表达载体:MSCV- MLL-AF9 -IRES-GFP,MSCV- Fbxw11 -IRES-BFP。 实验动物 可使用SPF级别的6-8周龄鼠, C57BL/6J小鼠(CD45.2), B6.SJL-PtprcaPepcb/BoyJ小鼠(B6.SJL,CD45.1)。 细胞准备: 取B6.SJL小鼠的骨髓细胞,利用C-kit+磁珠,富集C-kit+造血干祖细胞 病毒感染 富集的小鼠C-kit+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感染表达MSCV- MLL-AF9 -IRES-GFP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后培养48h。 细胞回输 感染后的C-kit+造血干祖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GFP+的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到致死剂量照射的C57BL/6J小鼠体内,每周检测GFP+细胞的比例。 病毒二次感染及回输 当检测到小鼠外周血GFP+细胞的比例超过50%,处死小鼠,取小鼠骨髓细胞,分选出GFP+细胞,体外感染表达MSCV- Fbxw11 -IRES-BFP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后培养48h, 通过尾静脉注射到C57BL/6J小鼠体内,每周检测GFP+ BFP+细胞的比例。 模型分析指标 症状观察 细胞回输后小鼠症状表现为:竖毛、弓背。 流式检测 在细胞回输后的一周后,每周检测外周血GFP+ BFP+细胞的比例,有出现GFP+ BFP+细胞,即为模型成功。

CSTR:16397.09.0F01001190 遗传多样性模型GD小鼠

8个亲本品系通过连续3代协同重组杂交,获得具有40,000种可能的第三代杂交小鼠,第三代杂交小鼠再进行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最终繁育形成彼此独立的、不同的GD小鼠品系。每个品系随机获得8个亲本小鼠的遗传变异。在GD小鼠模型建立过程中,任何一个遗传位点上的各亲本品系的等位基因频率理值为 0.125(1/8)。这是基于常染色体位点上的运算,而非线粒体基因组和性染色体。因此,在重组近交系的建立过程中,还应注重性染色体(X/Y)和常染色体上重组的平衡。

CSTR:16397.09.0F01001189 遗传多样性(GD)小鼠肥胖症模型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机体内热量的摄入高于消耗,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存储于体内,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肥胖症可由饮食过多或体内脂肪代谢紊乱引起,包括遗传因素,神经因素及内分泌等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定义BMI(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大于30kg/m2的为肥胖症。

该模型由八个原始亲本品系通过协同重组杂交后,经20代以上近交传代获得,小鼠名称为NUK。

CSTR:16397.09.0H01000106 强迫症模型PIPING小鼠

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占0.1%-0.46%,在一般人口中约占0.05%。强迫症一般在25岁之前发病,常见于两个时期,即青少年前期和成年早期,研究发现女性的患病率要高于男性,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PIPING品系小鼠,属于遗传多样性小鼠(Genetic Diversity Mice, GD)品系。GD小鼠通过使用8个原始亲本,来获得丰富的遗传变异,包括5种(C57BL/6J, A/J, 129S1/SvImJ, NOD/ShiLtJ, NZO/H1LtJ)是常见的实验室品系,3种(CAST/EiJ, PWK/PhJ, WSB/EiJ)是野生小鼠品系。8个原始亲本通过3代协同重组杂交后,再经20代近交传代繁育而来的重组近交系群体

CSTR:16397.09.0F01001188 MSG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它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而是体内脂肪组织积蓄过剩的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

1.MSG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制备 设计并构建MSG1的sgRNA,进行体外细胞水平测试sgRNA活性,设计并构建Donor载体,显微注射和移植,待F0代小鼠出生后鉴定小鼠基因型,选择阳性小鼠继续繁育。 2.高脂饮食喂养 6周龄雄性的MSG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饲喂45%脂肪含量的高脂饲料,同时设置正常饲料组作对照。

CSTR:16397.09.0F01001187 MSG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它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而是体内脂肪组织积蓄过剩的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

1.MSG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制备 设计并构建MSG2的sgRNA,进行体外细胞水平sgRNA活性测试,设计并构建Donor载体,对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和移植,待F0代小鼠出生后鉴定小鼠基因型,选择阳性小鼠继续繁育。 2.高脂饮食喂养 6周龄雄性的MSG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饲喂45%脂肪含量的高脂饲料,同时设置正常饲料组作对照。

CSTR:16397.09.0A02001186 杜氏肌营养不良小鼠模型

杜氏肌营养不良是一种进行性的骨骼肌衰弱疾病,发病率在男性儿童中占3500-3600分之一。本病的发生是由于X染色体上编码肌营养不良蛋白的DMD基因的突变所引起。肌营养不良蛋白是组成对于维持肌纤维的结构稳定性非常重要的膜复合物的成员之一。DMD基因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或点突变。目前没有有效的针对发病原因的药物。

1.模型制作 (1)Mdx小鼠是位于X染色体的DMD基因第23个外显子上的自发性无义突变的小鼠模型;雌性个体纯和突变表现为肌营养不良表型(XdmdXdmd)、雄性个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携带突变即可表现为肌营养不良表型(XdmdY)。一般用雄性Mdx小鼠做研究。 (2)将雌性杂合子(XdmdX+)与C57BL/6j雄性小鼠杂交,产生的子代雄性个体中:1/2为Mdx小鼠,1/2野生型。   2.模型分析指标 (1)血清CK检测 肌酸激酶在骨骼肌膜完整时不会释放到血液中,Mdx肌营养不良的小鼠由于肌营养不良蛋白的功能缺失,肌纤维膜受损,肌酸激酶会从骨骼肌组织中释放出来,表现为血清中肌酸激酶的水平升高。 (2)伊文氏兰(Evens Blue)染色 Evens-Blue是一种经激发可产生红色荧光的染料。完整的肌纤维表现为染料掺入阴性,受损伤的肌纤维表现为染料掺入阳性。由于Mdx小鼠骨骼肌纤维膜不完整,因此,腹腔注射Evens-blue染料,取Mdx小鼠骨骼肌切片,可以检测到较多Evens-blue阳性区域。 (3)骨骼肌力量测试 Mdx小鼠肌纤维结构的不完整,也导致了小鼠骨骼肌功能的减弱。取出完整的趾长伸肌的肌群,进行肌肉力量的电生理实验,Mdx小鼠表现为骨骼肌张力的减弱。用抓力测量仪对小鼠的抓力进行测量,Mdx小鼠表现为前后肢抓力的减弱。 (4)跑步实验 Mdx小鼠的骨骼肌耐力减弱,在进行跑步实验时,小鼠的运动时间和运动距离会显著减少。 (5)病理诊断 由于Mdx小鼠经历反复的骨骼肌损伤修复,骨骼肌组织内会出现较多的炎胞浸润以及纤维化。

Lili Zhai, Rimao Wu, Wanhong Han, Yong Zhang* and Dahai Zhu*. miR-127 enhances myogenic cell differentiation by targeting S1PR3. Cell Death Dis. 2017. Mar 30;8(3):e2707.

CSTR:16397.09.0F02001185 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糖尿病的病情长期控制不佳,体内过高的血糖和血压会不断伤害肾脏的血管,增加肾脏过滤血液的负荷,久而久之便导致肾脏病变。当肾脏的代谢功能丧失超过90%,则成为尿毒症,病患需要接受透析治疗或是肾脏移植。临床症状包括血清尿素和肌酐水平升高,表现出蛋白尿、水肿等。

1.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缓冲液配制 称取1.197 g柠檬酸,1.264 g柠檬酸三钠,加90 ml双蒸水完全溶解后调节pH值至4.4,定容至100 ml,4度保存备用。 2.链脲霉素溶液配制(65 mg/kg)及注射 采用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缓冲液配制链脲霉素溶液,配制后避光冰浴保存。腹腔注射前所有大鼠禁食过夜(自由饮水),一般大鼠的注射体积为1 ml/100 g体重。 3.实验动物 可使用SPF级别的SD和Wistar大鼠,体重一般在160-180 g。 4. 模型分析指标 注射链脲霉素后3天测定大鼠空腹血糖(禁食4 h,自由饮水),血糖水平大于200 mg/dL的大鼠继续喂养。1个月后,测定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白蛋白水平。与同批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它们明显升高,表示模型成功。

CSTR:16397.09.0F23001184 泊洛沙姆407(P-407)诱导的金黄地鼠脂代谢紊乱模型

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加,则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增多。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是催化胆固醇酯(CE)合成的关键酶,血浆胆固醇几乎70%~80%是胆固醇酯,均是LCAT催化生成所致,胆固醇酯的水平降低,会导致血清游离胆固醇浓度的升高。因此,HMG-CoA还原酶和LCAT是维持机体胆固醇水平的关键酶。P-407能够上调金黄地鼠肝脏中HMG-CoA还原酶的mRNA表达水平,并下调LCAT的表达水平,干扰了胆固醇的合成和酯化的关键途径,从而引起脂质代谢紊乱。

1.P-407的配制(300 mg/kg)及注射 采用生理盐水配制P-407,腹腔注射,注射体积为0.1 ml/10 g体重。 2.实验动物 可使用SPF级别的金黄地鼠。 3. 模型分析指标 (1)在给药途径选择上,P-407腹腔注射引起血脂升高的幅度较灌胃给药大;(2)在动物性别选择上,P-407诱导雄性金黄地鼠血脂异常较雌性明显,并且周龄小(6周)的金黄地鼠血脂异常个体差异较周龄大(24周)的动物小,(3)在选择合适的维持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方面,血清TG和TC稳定峰值时间分别出现在首剂量注射后的第24 h和48 h,而在血脂水平下降阶段给予维持注射剂量P-407,可使血脂水平稳定在一定范围;通过考察多种注射方案,最终确定P-407首剂量注射300 mg·kg-1 后,每72 h腹腔注射200 mg·kg-1,则能够形成血脂水平适度升高的、较理想的脂质代谢紊乱金黄地鼠模型。

泊洛沙姆407诱发金黄地鼠脂质代谢紊乱模型及其初步机制. 药学学报,2011,46(4):40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