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级检索

数据导出
分享到:
标识符 CSTR:16397.09.0C01000196
资源中文名称 条件性ZIKV-NS2A过表达小鼠模型
资源英文名称 ZIKV-NS2A conditional expressing mouse model
疾病概述 传染病相关
实验动物背景信息

C57BL/6J小鼠

模型制作方法

F0代构建:

模型表型数据

寨卡病毒(ZIKV)属于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0-70nm。孕妇感染可导致ZIKA综合征,造成新生儿的小头畸形;成人感染还可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长约10.8kb,含一条单一开放读码框。病毒蛋白由一个单一的多蛋白前体,经宿主蛋白酶和病毒蛋白酶切而成,包括3个结构蛋白(C、prM/M、E)和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非结构蛋白具有丝氨酸蛋白么、RNA解旋酶和RNA依赖RNA聚合酶功能。寨卡病毒主要通过病毒感染的伊蚊类蚊媒叮咬传播;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也可通过输血和性传播。寨卡病毒感染的潜伏期数日至一周,约20%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典型病症表现为:急性发热伴斑丘疹、关节痛或结膜炎、肌痛和头痛。临床表现一般较轻,持续数天至一周,重症病例少见,病死率极低。但是孕妇在妊娠期感染寨卡病毒可能会引起胎儿先天性小头畸形或胎死宫内。寨卡病毒粒子组装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有研究表明,ZIKV NS2A在招募病毒RNA、结构蛋白prM/E和病毒NS2B/NS3蛋白酶到病毒粒子组装位点并协调病毒粒子形态形成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一种破坏这些相互作用的突变不会显著影响病毒RNA复制,但会选择性地破坏病毒粒子的组装,表明了这些相互作用在病毒形态发生中的特定作用。研究还发现,ZIKV RNA的3'UTR可能作为一种“招募信号”,通过与NS2A结合进入病毒粒子的组装位点。在病毒粒子组装位点C-prM-E协调切割后,NS2A可能将病毒RNA呈递给C蛋白形成核衣壳,然后被prM/E蛋白包膜。

动物模型的评价与验证 ZIKV NS2A在招募病毒RNA、结构蛋白prM/E和病毒NS2B/NS3蛋白酶到病毒粒子组装位点并协调病毒粒子形态形成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是寨卡病毒粒子组装的重要功能分子。
保存方式 活体
合作方式 不限定
相关文章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