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符 | CSTR:16397.09.0C17000048 |
---|---|
资源中文名称 | A/California/07/2009(H1N1)滴鼻途径感染豚鼠模型 |
资源英文名称 | A/California/07/2009 (H1N1) virus intranasally infected guinea pig model |
疾病概述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通过飞沫传播,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2009年起源于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曾经造成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WHO曾将其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级别6级,给人类社会和经济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一项由WHO组织开展的研究显示,在2009至2010年的流感季中,全世界共有20%至27%的人被甲型H1N1病毒感染。尽管2010年8月WHO宣布全球已进入“流感大流行后期”,意味着“正常监测显示大多数国家的流感活动水平已恢复到季节性流感水平”,但同时指出,“局部地区仍有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可能。” 本次疫情患者感染的是一种H1N1亚型流感病毒新毒株,它包含人流感病毒、北美禽流感病毒和北美、欧洲、亚洲三类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这种病毒已被证实经由人际传播,人感染后会出现高烧、精神不振、厌食、咳嗽等症状。科学家指出,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这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现的另一大特点是对青壮年攻击性强,目前确诊甲型H1N1流感死者中大多数年龄都在25 ~ 45岁之间。 |
实验动物背景信息 | 豚鼠作为流感的实验动物有其独有的优势,豚鼠是实验动物,遗传背景相对清楚; 豚鼠能感染人源和禽源A型流感病毒如H5N1,H1N1,H3N2,模拟哺乳动物感染流感病毒。由于豚鼠的成本较低,占有空间小,相关免疫和生化试剂易获得,因此豚鼠适合流感病毒易感性和抗病毒治疗等机制的研究,豚鼠是模拟流感病毒传播的理想动物模型。 |
模型制作方法 | 病毒株为A/California/07/2009(H1N1),豚鼠经过轻度麻醉后滴鼻感染106TCID50病毒。每日观察记录豚鼠的活动状态及临床表现,存活情况,0、3、5、8、14 d 称量体重。分别感染后第0、3、5 和8 d采集豚鼠鼻腔灌洗液,无菌采集濒死豚鼠的心、肝、脾、肺、肾、小肠、气管和脑组织进行病毒滴度培养和核酸定量检测。 |
模型表型数据 | 1.豚鼠模型感染后临床症状变化
豚鼠感染后未见明显临床症状,未导致豚鼠死亡。 2.豚鼠模型感染后病毒在组织中复制情况
分别在感染后第0、3、5 和8 d采集豚鼠鼻腔灌洗液,处死濒死的豚鼠进行病毒滴度培养和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豚鼠鼻腔灌洗液能够在第3d和第5d分离到病毒,而组织脏器中未分离到病毒;感染后豚鼠的鼻腔灌洗液和各组织脏器进行病毒核酸定量RT-PCR扩增,鼻腔灌洗液能够检测到病毒RNA,而其他组织未检测到,结果如图1所示。 图1豚鼠感染后鼻腔灌洗液的病毒定量检测结果
3.豚鼠模型感染后组织病理损伤
感染的豚鼠除肺脏以外,其他组织均无病变。肺组织病理结果如下:感染后部分豚鼠肺组织为重度肺炎,部分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病理切片可见肺静脉及肺泡壁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部分肺静脉壁及周围组织明显水肿,局部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肺泡腔内可见大量渗出和漏出的红细胞、水肿液、炎细胞及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碎屑,图2所示。 图2 豚鼠感染H1N1病毒后的肺组织切片HE染色。A: 正常对照; B: 豚鼠感染病毒后,弥漫性间质性肺炎,病灶广泛融合,血管内炎细胞附壁,血管周围炎细胞渗出,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坏死组织填满支气管管腔。 |
动物模型的评价与验证 | |
保存方式 | |
合作方式 | |
相关文章 | 1.占玲俊,鲍琳琳,邓巍,张鹏俊,吕琦,马春梅,曹彬,秦川.豚鼠甲流H1N1 感染模型的建立及激素甲强龙对感染干预作用的探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21(2):16-20. |
备注 |